中國棉花網專訊:根據中國棉花網記者走訪南北疆部分棉花加工、流通企業及實地調研和公檢數據情況來看,今年新疆棉花整體加工質量低于去年,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局部地區采摘較早。部分棉農種植早熟品種,采摘交售時隨著籽棉收購價格的不斷上漲,收益較好,其他棉農有跟風提前采收,新棉采收時間提前,導致質量受到影響。
落葉劑噴施不合理。隨著科技的發展,采用新技術管理農田已逐步成為農田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利用無人機對棉花噴藥打頂、噴施農藥預防病蟲害、打落葉劑等,不僅可以省時省力,還能節約成本。但部分農戶在使用無人機打藥時,使用不規范,造成落葉劑噴灑不均勻,導致下面還有綠葉未能脫落。
天氣原因,當地部分地區因天氣干旱缺水導致對棉花生長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新棉質量。
種子品種選取不同。近年來,棉農種植選種主要以高衣分為主,從而忽略其他指標,尤其是兵團改制五統一放開后農民種植品種復雜多樣對棉花質量也產生一定的影響。
采收時水雜控制不嚴格。采摘期間部分地區尤其是機采棉對棉花的水雜控制不嚴格,加上企業搶收,對水雜要求不高,嚴重超標的也進行收購。(中儲棉信息中心新疆聯絡處)
(責編:王巍翰 電話:010-589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