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個人觀點,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中國棉花網,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否則一切后果由個人承擔!
隨著10月下旬鄭棉觸頂回落,CF2101主力合約盤面價格開始與遠月合約價格倒掛了,有一些研究機構、涉棉企業表示,這種情況已經好久沒有見到,倉單的財務、倉儲、保險等成本被吞噬,疆內棉花加工企業對于是否需要遠月移倉、延遲套保的焦慮也持續升溫。
為什么鄭棉1-5月合約會突然“倒掛”了呢?機構、涉棉企業、投機商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和猜測,筆者認為不外乎三點:
一是多頭認為,1月份產業企業沒有足夠的倉單交付。首先,2020/21年度北疆機采棉纖維長度、馬值、斷裂比強度等指標很不理想,1月份能生成倉單的比例較往年明顯下滑。即使中低品質新疆棉符合生成倉單標準,貼水也比較大,棉花加工企業未必肯做出犧牲。
二是由于10月下旬前籽棉購價高開高走,無論基差銷售還是點價銷售,機采棉可套保、銷售的窗口期比較短,軋花廠惜售、賭漲情緒比較濃,棉花貿易商、期現公司采購到的現貨數量也偏低,致使套保的倉單也偏低。
三是9、10月份鄭棉倉單數量較2019年度同期大幅下滑,空頭閃展騰挪空間不大。據統計,截至10月30日,鄭棉倉單4441張,低于2019年同期5250張,減幅高達54.17%,在2020/21年度新棉生成倉單不給力的情況下,老倉單也岌岌可危。
四是棉花期現“倒掛”導致鄭棉近月合約偏強,而遠月合約則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從調查來看,隨CF2101合約盤面價格下破14500元/噸,北疆監管庫存“雙28”機采棉公重報價集中在14550-14700元/噸(一口價多在14600元/噸附近),即使不考慮保證金、倉儲、財務等成本,期現價差也達到200-300元/噸。
五是新冠疫情第二波接踵而至,美國總統大選后中美關系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加之2021年全球經濟、金融、貿易等風險不僅沒有下降,反而較2020年上升。一些經濟學家、機構認為,2020年雖然“黑天鵝”頻繁飛出,但或不是最壞的年份。(佚名)
(責編:李偉 電話:010-5893112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