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截至11月18日,新疆棉累計加工量已經突破300萬噸整數關口達到30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左右。其中,自治區地方企業加工180萬噸,兵團加工量122萬噸,兵團企業略領先地方。同時,其累計皮棉檢驗量也已經上升至242.53萬噸,疆內生產企業售棉壓力進一步加大。
本年度新棉上市后價格上漲,部分企業搶奪資源,疆內收購節奏穩步提前。雖在10月下旬,南疆喀什局部地區出現疫情干擾,當地及周邊企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但在經過一個月嚴格防護及追蹤防治后,近日喀什地區陸續恢復生產。就全疆整體加工進度而言,并未受到太大影響。軋花企業籽棉收購也由前期的搶收逐步恢復理性,近期籽棉交售較為平穩。
值得關注的是,距離新年已剩余一個多月。臨近年尾,生產企業還貸壓力隨之增加,相比去年,今年皮棉難銷問題較為突出。一是由于疆內大部分企業前期資金投入多為銀行借貸,尤其是近兩年承包軋花企業費用逐年增加。據北疆某企業反饋,去年承包費200多萬,今年300萬到500萬不等,就此一項讓眾多生產商感到壓力巨大。二是今年新棉成本高,難以實現順利銷售,棉企資金回籠慢,成為業者心中一塊石頭。據了解,承包企業今年北疆機采棉成本14000-14500元/噸,南疆機采棉成本14500-15000元/噸,手摘棉成本15500-16200元/噸。而當前國家棉花價格指數僅為14300元/噸左右,大部分新棉成本與市場價格倒掛,給后續企業實現順利銷售形成阻力。
近期,紡織企業需求減弱,對軋花企業來說可謂雪上加霜,現貨成交進一步萎縮,業者心態也趨于謹慎。因此,適當降低成本及時售出資源,鎖定部分資金,用作還貸或是近期企業的重點。
(責編:裴婷 電話:010-5893112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