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江蘇、山東、安徽等地的棉紡織企業反饋,11月中旬以來OE紗、普梳紗及50S及以上高支精梳紗的詢價和出貨較10月份回落的勢頭比較明顯,部分廠家庫存現觸底反彈(2萬錠及以下小型企業表現略突出),資金、銷售壓力有所抬頭。
業內認為,11月中下旬,很大一部分棉紡織廠在9、10月份接到的訂單逐漸完成、交貨,而12月份及以后內銷、外貿訂單缺乏持續性,但出貨下滑并未超出預期。歐美疫情加劇,多國收緊防疫措施,紡織品、服裝等訂單面臨一定的履約、交付難題,部分“雙節”(感恩節、圣誕節)合同推遲執行。再者,“金九銀十”漸行漸遠,棉紗貿易商、各輕紡城中間商補庫的意愿大幅下降,11月份紛紛抓緊出貨。最后是港口保稅、清關棉紗對國產紗的沖擊仍比較大,近期ICE盤中跌破69美分/磅及人民幣大幅升值都給了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紗、中亞紗降價搶市場的動力。
從沿海地區各市場的調查來看,雖然近半個多月來部分大中型棉紡企業、棉紗貿易商試圖挺住紗價,但均以失敗而告終,純棉紗、滌棉紗出廠報價和市場價均振蕩下行,而且精梳紗、高支普梳紗的下調幅度略大。如江浙市場C32中配自絡紗已降至21000-21300元/噸(不包漂),較10月下旬回落300元/噸以上,JC50S及以上支數棉紗報價下調普遍超過500元/噸。據紗廠、輕紡市場反饋,紗價下調并沒有換來成交量的反彈,布廠、服裝廠等消費終端觀望情緒高漲,導致部分棉紡織廠出現累庫。(佚名)
(責編:李偉 電話:010-5893112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