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10月下旬,內地棉花采摘接近尾聲,而棉花交售進度各有不同。山東地區從9月下旬始新花開始陸續成交,截至目前,成交量略有增加。
山東泰安地區棉花主產區因種植面積小,且晾曬出售及時,當前棉農手中存棉不多。據了解,近幾年泰安東平地區多以種植玉米、花生、大豆為主,導致大面積棉花種植減少。多數地區選擇在半山及丘陵地區或房前屋后種棉。因種植量不大,棉農采摘后及時去雜、晾曬,如碰到上門收購的商販,棉農多及時出售。當地農民反映,自采摘以來,籽棉出售價格基本保持在3.00元/斤,因資源受限,當地軋花廠多關停改產,少有開工收購。
近期,泰安附近軋花廠收購價格變化較大,到廠價在3.65-3.75元/斤,高價時達到3.95-4.00元/斤,相比周邊軋花廠采購價,當地籽棉價格較低。分析原因,初采摘時質量略差,軋花廠收購量較小,部分商販集中收購后多送到小軋花廠出售。
截至目前,周邊軋花廠雖提價收購,但因棉農存棉不多,本年度又因雨水較多,部分棉花顏色略有發黃,且目前采摘多為中后期花,加上商販走村串鄉需要賺取一定利潤,棉農到手價格暫未變動。由于植棉面積逐步減少,當地農民已不把棉花收入作為主要經濟來源。
棉花采摘接近尾聲
棉花采摘后未晾曬和整理的籽棉,顏色略有發黃
(責編:王巍翰 電話:010-589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