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據寧波、廣東、青島等地棉紗貿易商反饋,雖然人民幣匯率連續向上突破、新冠疫情在歐盟連續爆發、感恩節和圣誕節逐漸進入補單和交貨尾聲,但印度棉紗外盤報價(FOB、CNF或CIF)仍穩中小幅上漲;而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產地棉紗報價則高位企穩,紗廠、出口商主動降價促成交的意愿不強。
寧波某大型貿易公司表示,印度棉紗報價走強主要受CCI競賣底價接二連三上調、MCX期貨帶動現貨補漲及印度國內紡織品、服裝企業等開機率已回升至85%甚至90%以上,負荷接近峰值等等利好支撐;再加上目前CCI已經在旁遮普邦、哈亞納邦、特倫加納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開始高價MSP收購,原料價格“易漲難跌”,疊加國內消費需求強勁恢復,因此即使中國、越南、印尼等國織布廠和貿易商對船期、保稅印度紗詢價和采購氣氛明顯轉淡、萎縮,印度、巴基斯坦紗等報價仍逆勢穩中走強。
據統計,9月份印度棉紗總出口量達到9.24萬噸,同比增長40.8%、環比增長0.8%,對孟加拉國出口非常強勁;1-9月份印度棉紗出口量72.1萬噸,同比增長0.06%,考慮到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印度棉紡織及服裝的產銷受到很大沖擊;再加上印度盧比對美元升值、CCI輪出棉花價格偏高等等利空因素打壓,2020年前三季度印度棉紗出口單很亮眼;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印度棉紗對中國出口環比大幅下降27.5%,而且從對江浙、廣東等地貿易商和布廠調查來看,10月份中國買家對印度紗仍不買帳,環比繼續下滑的概率大。
山東某織造企業表示,印度棉紗報價只漲不落、疫情對棉紗生產、裝船、交貨等影響導致合同推遲只是印度紗“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原因之一;而相較越南紗、巴紗、中亞紗(主要烏茲別克斯坦紗),后期中低品質、低等級的印度棉大量上機使32S及以上印度紗指標下滑、穩定性差且異纖偏重(不利于染色,當前主體原料仍是2019/20年度陳棉);部分印度紗廠、出口商也建議采購方暫緩棉紗采購或裝運推遲至2021年1/2月份(原料為2020/21年度新棉)。(胡言)
(責編:楊舫 電話:010-5893112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