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周五(9月25日)宣布,將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制裁推遲兩個月。美國企業最初被要求在9月30日之前停止與該兵團的業務往來,但美國商務部表示,在距離最后期限還有5天的情況下,美國企業現在可以在11月30日之前“結束”業務。
新疆在世界棉花和紡織品供應鏈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兵團控制著該地區許多棉花農場和紡織行業的其他組成部分,從加工原棉到購買美國制造的棉花收割設備。專家表示,如果不與兵團以某種方式接觸,就不可能與中國的棉花和紡織行業做生意。這一推遲將把對美國企業的寬限期延長至11月美國大選后。目前,貿易組織正呼吁延長寬限期。
本月早些時候,為旅游零售業成員游說的美國旅游商品協會(TGA)致信美國財政部,要求將對兵團的制裁推遲到2021年1月實施。游說披露顯示,TGA和包括耐克(Nike)、亞馬遜(Amazon)和可口可樂(Coca-Cola)在內的許多公司也加大了對美國國會的游說力度。美國國會議員正推動立法,禁止所有從新疆進口的產品。
當被問及為何推遲截止日期時,美國財政部拒絕提供原因。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前主任John Smith表示,推遲并不罕見,但他警告稱,即便行業對即將到來的制裁感到擔憂,這種拖延也不太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他表示,在侵犯人權的情況下,OFAC和美國政府想要延長此類通用牌照的難度要大得多。
制裁推遲實施之際,特朗普政府正因縮減從整個新疆禁止某些進口的計劃而受到批評。美國海關官員準備的一攬子全面禁止棉花和西紅柿的禁令在本月初被另一個針對五個中國實體的個別禁令所取代,這引發了美國勞工權利組織和立法者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只要沒有覆蓋整個地區的命令,都將使得美國的供應鏈無法免于強迫勞動。
直接出口至美國的新疆棉占比有限
新疆棉是我國棉花供應主力軍,但用于下游終端紡服消費的棉花原料除了新疆棉還有內地棉、進口棉以及進口棉紗。下表大致估算了每個環節的棉花數量,若紡服產品按照1∶1的比例進行內銷和出口的分配,其中,出口美國和歐盟的比例分別大約占中國紡服出口的16.6%和16.8%,折算成棉花的數量分別為83萬噸及84萬噸,相對于500萬噸的新疆棉產量來說是比較小的。如果歐盟地區跟進美國的新疆棉禁令,那么這一數量將增長至167萬噸。該表是大致估算,中國對美國紡服出口比例=中國對美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沒有細分含棉類紡服產品的占比。
中國棉花出口占比的測算(單位:萬噸)
當然,上表只是列出了直接出口歐美地區的棉花數量,如果美國采取原產地追溯,將禁令擴展至越南、孟加拉等國使用含有新疆棉的紡織制品,對于新疆棉花產業的打擊將不可估量。
目前,美國政府對新疆棉的禁令產生的影響更多是市場的情緒影響,如果美國政府不撤銷對新疆棉花的全面進口禁令,中國方面不排除會做出反制措施,若如此,未來中美貿易將存在較大變數。
(責編:王巍翰 電話:010-58931122)